首页

人妖女王调教绿奴

时间:2025-05-26 01:51:30 作者:漳台中医药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在福建漳州成立 浏览量:32558

  中新网杭州5月4日电(郭天奇)“五一”假期虽已过去多天,但各大景区依旧保持着“人从众”模式。杭州作为旅游城市,凭借秀美风光吸引了各地游客,灵隐寺、西湖、西溪湿地……杭州各景点呈现热闹景象,“人贴人”“人挤人”的画面也在社交媒体上刷屏。

  假期出游可以放松身心,但在这过程中,扭伤、中暑、心梗等安全隐患依旧不容忽视。近日,中新网采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浙大一院)急诊创伤中心医生来佳成,了解“五一”出游必备的基础急救知识。

图为来佳成接受采访。肖健摄

  据来佳成介绍,“五一”期间,民众出游最容易遇到外伤、扭伤以及蛇虫叮咬等情况。“杭州的山很多,在爬山过程中要小心受伤。”来佳成说,“除了及时前往医院,出行时可以自备纱布、绷带、碘伏,处理一些简单的伤。例如,碘伏可以处理皮肤划伤,早期消毒可以减少感染的概率;脚踝扭伤可以使用八字绷带固定,能有效缓解局部的疼痛。”

  此外,“五一”期间,不少地区的气温已逼近30摄氏度,再加上人多拥挤,中暑也成为民众出游常见的问题。

  “出行前首先要关注天气情况,避免因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导致过热,另外也要携带充足的水,这样可以避免轻微的中暑。”来佳成说,“如果中暑,第一步是将患者转移至阴凉处休息,大量补水,如果患者的精神状态还是很差,建议呼叫120救护车送至就近的医院。”

  实际上,除了常见的外伤和中暑,心肌梗死也需要受到重视。近年来,“特种兵旅行”受到不少年轻人追捧,这样高强度的旅行模式对人的身体也是一大挑战。快节奏的旅行可能会造成过度劳累,有一定概率诱发心肌梗死。

  “劳累、饥饿、寒冷都属于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有些人可能有基础心血管疾病,本身心血管情况就不太好,劳累之后,可能就会出现胸闷胸痛。如果这一状况持续,就需要尽快到就近医院治疗,不要耽误病情。”来佳成说。

  面对这一隐患,来佳成表示,民众需要提前掌握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与技巧。“有效的心肺复苏,既能起到治疗的效果,还能为患者争取等待专业救治的时间。”

  据来佳成介绍,在实施心肺复苏前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救治,如果通过呼唤和肩部的拍打,患者没有反应,在患者甲状软骨旁也不能触及颈动脉的搏动,或是观察到患者已经没有自主呼吸以及胸廓起伏,这种情况就要紧急为该患者实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就是俗称的胸外按压再加上人工呼吸的组合过程。胸外按压的位置一般是胸骨的中下1/3处,施救者需要保持一个标准姿势,把重心压在双掌之间。按压深度是5至6厘米左右,按压频次是每分钟100至120次。”来佳成说,“最好是多人交替,保证充沛的体力,后续才能继续实施有效的胸外按压。”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心肺复苏更多的是为了“救急”,而比起心肺复苏,更重要的是及时呼救。“实施心肺复苏是为了给患者争取等待专业治疗的时间,所以在心肺复苏前,应该立即呼叫120,等待专业的医疗支持到来,不要因盲目施救而耽误专业医疗团队的救援。”来佳成说。

  此外,来佳成建议,外出游玩时,如有身体不适,要及时告知身边人,并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不要在身体无法承受时才开口,延误治疗会导致疾病进展,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文旅消费“井喷”增长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全年旅游收入创新高

该期刊专注太空生存技术研究,将重点关注地外空间生存与防护、地外空间巡视与探测、地外生态系统构建与实验验证、地外空间能源保障与原位资源利用开发、太空法律伦理等领域研究,致力于为来自不同背景和学科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专门的学术交流平台,及时发布新想法、新方法和新发现。

韩媒:韩国总统秘书室前室长金大棋获新任驻华大使提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部长、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副理事长兼联席秘书长罗晖指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凸显,生物工程和医学工程的深度融合,是工程科技发展的三个趋势。

“美丽工坊”催生美丽事业 湖南益阳托起残疾妇女就业梦

在浙江诸暨的重阳节活动现场,50位来自农村爱心食堂的大厨同台竞技,遴选出一批适合老年人口味的菜肴,在全市爱心食堂推广。现场还有爱心义卖活动,所得资金将全部用于爱心食堂建设。

南岳衡山特有物种南岳老鸦瓣进入结果期 分布范围扩大

10月28日8时至29日8时,内蒙古东北部、新疆北部和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雨)或雨夹雪,其中,新疆北疆北部和南疆西部山区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华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海南岛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100~200毫米)。

第十届海峡读者节将启幕 两岸图书主题展集中呈现两岸优秀出版物

2月23日电 2月22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2024年慕尼黑安全会议聚焦外交的十字路口。哪种理念应该塑造我们的未来?”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